荆南
拼音:jīng nán
注音:ㄐ一ㄥ ㄋㄢˊ

荆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
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
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
年为北宋所灭。

引证解释:

⒈ 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唐为方镇名,辖今湖北、湖南、四川间部分地区。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
张铣注:“坚起兵於荆州,故云荆南也。”
《宋书·王弘传》:“敷政江汉,化被荆南。”

⒉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924~960)​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

  • 1、此人纯属天生笑脸,杀起人的狠劲在荆南军有口皆碑。
  • 2、宋朝纸币种类甚多,有会子、钱引,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
  • 3、省防指要求关注长江、汉江汛情,重点注意荆南四河、连江支堤的防守。
  • 4、至此,刘琦率众前往荆南平复水寇,山越的行动告一段落,随后率领一众手下军兵归往襄阳。
  • 5、虽经十年生聚,十年征战,灭荆南、武平,灭后蜀,如今又磨刀霍霍,剑指南汉、南唐,毕竟腹背受敌。
  • 6、荆南四河水位呈涨势,松滋、虎渡、藕池、安乡河普遍超设防,长湖水位超警戒零点二零米,斧头湖、刁汊湖、洪湖分别超汛限水位。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GAJ
  • 五行

(1)(名)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蓝紫色。枝条可用来编筐篮。

(2)(名)(Jīnɡ)姓。

  • 拼音nán
  • 注音ㄋㄢˊ,ㄋ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MUF
  • 五行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