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捷
拼音:kè jié
注音:ㄎㄜˋ ㄐ一ㄝˊ

克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克敌制胜。

引证解释:

⒈ 克敌制胜。

三国魏曹操《请爵荀彧表》:“守尚书令荀彧,自在臣营,参同计画,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
《陈书·高祖纪上》:“其江乘、摄山、钟山等诸军相次克捷。”
宋范仲淹《答窃议》:“每戎狄入寇,必能先知,预为之备,设伏掩击,多致克捷。”
清昭槤《啸亭杂录·杀讷亲》:“戊辰春, 金川蠢动, 张制军广泗率兵攻之,因其地势险阻,不获克捷。”
克敌制胜。 《南史·陈纪下》:“是岁,诸军略地,所在剋捷。”
《北史·氐传》:“思话使其司马萧承之先驱进讨,所向剋捷,遂平梁州。”

国语词典:

战胜敌人。

网络解释:

克捷

  • 克捷是汉语词语,
  • 拼音:kè jié
  • 是指克敌制胜。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jié
    • 注音ㄐㄧㄝ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GVH
    • 五行

    (1)(动)战胜:我军大~。

    (2)(形)快:~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