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气
拼音:píng qì
注音:ㄆ一ㄥˊ ㄑ一ˋ

平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引证解释:

⒈ 平和之气。

《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
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⒉ 谓使心平气和。

《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注:“平气则静。”

⒊ 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网络解释:

平气

  • 平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也叫“恒气”。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
    • 1、王老师正心平气和地教育李杰。
    • 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 3、这次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不,但妈妈没批评我,而是心平气和的和我说,下次努力会考!
    • 4、我不小心把同学的衣服弄上了墨水,同学不但没有骂我,还心平气和对我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了”。
    • 5、你理应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不该动不动发火。
    • 6、李明在家老是淘气,但他的父母总是心平气和地教育他。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