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
拼音: | yóu jī duì |
注音: | 一ㄡˊ ㄐ一 ㄉㄨㄟˋ |
词性: | 名词 |
游击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游击队
(1) 执行游击作战任务的武装组织。通常组织简单,装备轻便,行动灵活,同当地群众有紧密的联系
英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装备轻便,行动灵活的非正规武装组织,通常采取扰乱、袭击等作战方法出没无常地打击敌人。
引吴组缃《山洪》二十:“他知道这批正规军过去以后,跟着还有游击队开来。”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抗日战争时期, 马迹山是游击队的根据地。”
杨朔《潼关之夜》:“我们两个从广东跑到山西,本来都想加入游击队,谁知八路军只准他加入,偏叫我到延安去学习。”
指执行游击作战任务的非正规武装组织。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内黄大盗》:“﹝李三奶﹞尝抢芦盐包车……手提两盐包飞驰而去。途遇游击队,一手提包,一手执刀与鬭。”
国语词典:
在敌军控制区域内,以打击敌军、破坏交通及军事设施等为目的,而从事反抗活动的非正规部队。
网络解释:
游击队 (非正规的武装组织)
- 1、游击队弹尽粮绝的时候,农民自卫队为他们送来了粮食、弹药和枪,真是绝处逢生啊!
- 2、青纱帐一起来,游击队如鱼得水,活动更加方便了。
- 3、抗战时期,游击队出没无常,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 4、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 5、铁道游击队之所以连连重创敌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们有地利人和的优势。
- 6、游击队消灭了这一小队鬼子兵后,快速的消失在了崇山峻岭中。
字义分解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12
- 繁体游
- 五笔IYTB
- 五行水
(1)(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
(3)(动)〈书〉交游;来往。
(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
(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
(6)(Yóu)姓。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撃
- 五笔FMK
- 五行木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