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
拼音: | miè shì |
注音: | ㄇ一ㄝˋ ㄕˋ |
词性: | 动词 |
蔑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蔑视
(1) 轻蔑鄙视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轻视。
引宋范公偁《过庭录》:“曹蒙衔命察访,蔑视郡县,威令甚严。”
《明史·方从哲传》:“﹝从哲﹞纵子杀人,蔑视宪典,罪五。”
鲁迅《花边文学·过年》:“古埃及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国语词典:
轻视。
如:「蔑视公义」、「蔑视法律」。
网络解释:
蔑视 (汉语词汇)
- 1、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江姐报以蔑视的冷笑。
- 2、手无寸铁带来诸多恶果,被蔑视即其中之一。
- 3、鲁迅先生的沉默不是理屈词穷,而是对敌人最高的蔑视。
- 4、他为人严正而有操守,一贯蔑视那些只知醉生梦死的人。
- 5、不怕困难和不幸,必敢于正视它,蔑视它的人,在巨大的不幸面前头脑清醒,斗志倍增,隐伏在生命最深层的潜力在面临绝境时充分爆发出来,往往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 6、群众用蔑视的目光看着那个贪得无厌的腐败分子。
字义分解
- 拼音miè
- 注音ㄇㄧㄝˋ
- 笔划14
- 繁体衊
- 五笔ALDT
- 五行木
1. 目受伤而不明。
2. 无,没有:蔑以复加。
3. 小:蔑视。轻蔑。
4. 灭:“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5. 涂染:诬蔑。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