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跖
拼音:yí zhí
注音:一ˊ ㄓˊ

夷跖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伯夷与盗跖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引证解释:

⒈ 伯夷与盗跖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南朝陈沉炯《独酌谣》:“彭殤无异葬, 夷跖可同朝。”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歷官半世,而尺寸未闻;立身累朝,而夷跖不定:是用世之具与官人之术两失之也!”

网络解释:

夷跖

  • 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南朝 陈 沈炯 《独酌谣》:“彭殇无异葬,夷跖可同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历官半世,而尺寸未闻;立身累朝,而夷跖不定:是用世之具与官人之术两失之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DG
    • 五行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