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铄
拼音:wài shuò
注音:ㄨㄞˋ ㄕㄨㄛˋ

外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外来、外部的力量。

引证解释:

⒈ 犹外力。

清唐甄《潜书·恒悦》:“心之本体,无忧无乐者也,不受物加,不惧外鑠。”
清方东树《书惜抱先生墓志后》:“今为文者多,而精诵者少,以轻心掉之,以外鑠速化期之,无惑乎其不逮古人也。”
章炳麟《四惑论》:“今有二人,一事刻印,一事磨针,非由外鑠,皆自勉以就功者,若其程功终日,刻印者犹自喻适志,而磨针者则呻吟欲卧矣。”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因为正如来信所说, 中国的事,大抵是由于外铄的,所以世界无大变动, 中国也不见得单独全局变动。”

网络解释:

外铄

  • 外铄的释义是犹外力。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shuò
    • 注音ㄕㄨ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QIY
    • 五行

    (1)(动)熔化金属。

    (2)(动)销毁;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