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弊
拼音: | dùn bì |
注音: | ㄉㄨㄣˋ ㄅ一ˋ |
顿弊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顿弊
(1) 困顿弊败;败坏
英
引证解释:
⒈ 犹疲顿。
引《魏书·高昌传》:“或云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往焉。”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大王亲总三军,远临边境,寒暑骤移,不无顿弊?”
⒉ 废败;损坏。
引《国语·周语中》“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 三国吴韦昭注:“言举非义兵,诛罚失当,故君之武威将见慢黷顿弊也。”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絶,士卒疲於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
宋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乐。”
网络解释:
顿弊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