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菊
拼音:yuān yāng jú
注音:ㄩㄢ 一ㄤ ㄐㄨˊ

鸳鸯菊的意思

词语解释:

菊花的一种。
乌头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 菊花的一种。

宋范成大《菊谱·黄花》:“鸳鸯菊,花常相偶,叶深碧。”

⒉ 乌头的俗称。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乌头》。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草乌头,近畿如蒿少、具茨诸山,亦多有之。花开九月,色青可玩。人多移植园圃,号鸳鸯菊,盖取其近似耳。”

网络解释:

鸳鸯菊

  • 鸳鸯菊是菊花的一种,花朵分为红、黄两色。一般在霜降左右开放,在较低温情况下,保持水分充足,可以开放很长时间。
  • 字义分解

    • 拼音yuān
    • 注音ㄩ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BQG
    • 五行

    [ yuān ]

    1. 〔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如“鸳鸯剑”。简称“鸳”,如“鸳侣”(喻夫妻)。

    2. (鴛)

    • 拼音yāng
    • 注音ㄧ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MDQG
    • 五行

    见“鸳鸯”。

    • 拼音
    • 注音ㄐㄩ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QOU
    • 五行

    (1)(名)菊花;草本植物;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中医入药。

    (2)(名)这种植物的花:赏~|墨~。

    (3)(名)(J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