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ēng jiāng |
注音: | ㄈㄥ ㄐ一ㄤ |
封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2)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封畺”。界域之标记;疆界。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
《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张守节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
《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⒉ 疆域;疆土。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唐杜甫《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⒊ 指边疆。
引《左传·哀公十一年》:“居封疆之间。”
杜预注:“封疆,竟内近郊地。”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明史·徐达传》:“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浸軼可也。”
⒋ 指封疆大吏。详“封疆大吏”。
引清王韬《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招商局中集众非一,虽封疆方面,皆预其间,而隐为之规画。”
国语词典:
疆界。《管子.小匡》:「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愿明公重奠封疆,再安宗庙。」也作「邦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封疆 (地名)
- 1、我的祖太爷当初虽不是出将入相,但也属晚清的封疆大吏。
- 2、九州列土封疆,隐龙的气息,充满神秘的曙光!世纪钟声敲响,冬雪融融,春雷朗朗。
- 3、二是于战乱期蓄势而起,带领群臣一统天下,列土封疆终成一代帝王,成就自身无上气运。
- 4、后来,余应桂又以孙元化贻祸封疆,皆周延儒曲庇所致,重上奏疏,矛头直指贻祸的根源周延儒。
- 5、一一与陈潇洒擦肩而过,辅佐过祖孙三代皇帝自己也乐得功成名就,列土封疆为大明戍守藩篱。
- 6、三十七年二月初一日,皇上眷念封疆大臣,久驻塞外,特命迎归勋第,朝夕启沃。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9
- 繁体封
- 五笔FFFY
- 五行水
(1)(动)封闭;封起来
(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
(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