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
拼音: | qí yīng |
注音: | ㄑ一ˊ 一ㄥ |
耆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高年硕德者之称。
2.人名。
2.人名。
引证解释:
⒈ 高年硕德者之称。
引唐司空图《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辛弃疾《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方孝孺《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国语词典:
年老德高之英才。
网络解释:
耆英 (词语释义)
- 1、安老自助处主办服务经费部分由三藩市耆英及残障人仕服务局及其他赞助机构赞助。
- 2、原来就是已革大学士耆英,保他熟悉番情,恳请弃瑕录用。
- 3、着僧格林沁派员即将耆英锁扭押解来京,交巡防王大臣,会同宗人府刑部,严讯奏。
- 4、后来,德保等人又在大塘街口为王健寒立了座百岁坊,两广总督李瑚又为他写出了“三朝膏泽培多士,百岁耆英际太平”的诗句。
- 5、孙儿给伯祖父贺寿,祝伯祖父海屋添筹、耆英望重,天保九如,寿同南山!
- 6、但耆英坚持要求认璞鼎查之子为干儿子,并将其带回北京。
字义分解
- 拼音qí,shì
- 注音ㄑㄧˊ,ㄕˋ
- 笔划10
- 繁体耆
- 五笔FTXJ
qí
1.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绅。耆宿(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2. 强横。
shì1. 古同“嗜”,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