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一ˋ
词性: 成语

和衷共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和衷共济hézhōng-gòngjì

(1) 指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老舍文集·赵子曰》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和衷共济”表示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
明陈子龙《论召对内降疏》:“在陛下渊衷,以方諭大臣和衷共济,恐宪臣戇直,奏对之际,復生异同。”
清秋瑾《精卫石》弹词:“和衷共济勿畏难,锦绣江山须整顿。”
老舍《赵子曰》第二:“遇到国家、社会、学校发生重大事故的时候,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

国语词典:

和衷,语出《书经.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共济,语出《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和衷共济比喻彼此同心协力,共渡困难。

网络解释:

和衷共济

  •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 1、越是困难,大家越应该和衷共济,争取胜利。
    • 2、处境越是困难,大家就越应该和衷共济,度过难关。
    • 3、我们应和衷共济,共渡难关。
    • 4、在这场大灾面前,我们只有和衷共济,才能渡过难关。
    • 5、我们必须和衷共济,才能确保渡过难关。
    • 6、我看,他们没有能和衷共济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KHE
    • 五行

    1.  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  福,善:“降衷于下民”。

    3.  正中不偏:折衷。

    4.  贴身的内衣。

    • 拼音gòng,gōng
    •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WU

    gòng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gōng

    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YJH
    • 五行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