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虎虎
拼音:èr èr hǔ hǔ
注音:ㄦˋ ㄦˋ ㄏㄨˇ ㄏㄨˇ

二二虎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二二乎乎 ”。

犹大大咧咧。

引证解释:

⒈ 同“二二乎乎”。

束为《红契》:“那些减过租赎过地的人,心里总是二二虎虎,坐立不安。”

⒉ 犹大大咧咧。

周玉清《晋西事变中的一夜》:“梁排副是个二二虎虎的人,个子不高,年纪有三十多岁,可是身体跟铁一样结实,平常总是跳跳蹦蹦,生龙活虎,象个骡驹似的。这时候看他那黑黑的四方脸膛,满腮胡子,挺胸突肚的走着,真象个猛张飞。”

网络解释:

二二虎虎

  • 二二虎虎是汉语词汇,读音èrèrhǔhǔ,出自《红契》。
  •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威吓。

    4. 古同“”,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