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
拼音:yī ruò
注音:一 ㄖㄨㄛˋ

一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仿佛;很像。

引证解释:

⒈ 仿佛;很象。

清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然门面言道之语,涤除未尽,以致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遂不觉中怀惘惘,一若重愁在抱。”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生得文弱清秀,一若他的父亲。”

网络解释:

一若

  • 一若,读音是yī ruò,是汉语词语,意思为仿佛;很象。
    • 1、贞节的妇人往往骄傲不逊,一若她们自恃贞节。 
    • 2、尹民信笔一挥,立尽两纸,洋洋数千言,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一若不忍复写似的。
    • 3、这次杨一若是拿不出让长老们信服的东西,那自己这可是要糗大了……能不能把杨一保下来,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4、天一若有所思,其余众人大部分都是一脸茫然。
    • 5、一颦一笑一语一若都一言九鼎、举手投足都理智慈善!对不起……
    • 6、瑞云庵山门右侧突兀的金刚石在月光之下一若斜伸的巨人躯体,向深涧探看,在山门前留下了一个硕长的影子。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KF
    • 五行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