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
拼音: | gān jī |
注音: | ㄍㄢ ㄐ一 |
疳积的意思
词语解释:
疳积
(1) 疳的俗称。中医病名。患者为小儿,表现为慢性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大便泄泻而酸臭。多与哺乳不当、饮食失节、病后失调及虫积等因素有关
英
引证解释:
⒈ 病名。指小儿面黄肌瘦,肚腹膨大,时发潮热,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尿如米泔,食欲减退或嗜异食的病症。多因断奶后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或虫积所致。
引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疳积,其候面带青黄色,身瘦肚膨胀,头髮立,身热,肚中微痛,此因疳盛而传为此候。”
国语词典:
中医上指小孩面黄肌瘦、肚腹膨胀的症状。一般临床征状有毛发稀落、易怒、吸吮手指、腹泻等。多因断奶过早、饮食不节制、腹中有寄生虫所引起。
网络解释:
疳积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1、了解遗尿、疳积的鉴别诊断,其他治疗方法。
- 2、掌握遗尿、疳积的针灸治疗方法。
- 3、胃病总是由于贪吃。疳积病是上帝派来教育胃的。并且你们应当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每一种欲念,甚至包括爱情在内,也都有胃口,不可太饱。
- 4、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鸡内金无甚差异,主要用于食物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等症。
- 5、疳积、百日咳、肠虫症、小儿腹泻、咳嗽气喘等。
- 6、后者味甘性微寒,为清虚热、清疳热、凉血之剂,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10
- 繁体疳
- 五笔UAFD
- 五行木
(1)(名)病名:疳积;中医称小儿的肠胃病。
(2)(名)病名:马牙疳;“走马疳”;牙床和颊部急性溃疡;流脓和血;小儿容易患这种病。
(3)(名)病名:下疳;性病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