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佐
拼音: | xiàn zuǒ |
注音: | ㄒ一ㄢˋ ㄗㄨㄛˇ |
县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引证解释:
⒈ 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引清刘大櫆《诰赠通奉大夫程君传》:“君由国子生需次县佐。”
清袁枚《随园随笔·县佐非县丞》:“今人以县丞为县佐,不知唐官制县丞簿尉之下,尚有四佐:一司功佐,一司仓佐,一司兵佐,一司户佐,皆名县佐。”
国语词典:
称县知事的佐治官。如旧日的县丞、主簿等皆是。
网络解释:
县佐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xuán
- 注音ㄒㄧㄢˋ,ㄒㄩㄢˊ
- 笔划7
- 繁体縣
- 五笔EGCU
- 五行木
xiàn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2. 姓
xuán1. 古同“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