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纡
拼音: | yáng yū |
注音: | 一ㄤˊ ㄩ |
杨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杨陓"。 2.古泽薮名。确址旧说不一,不可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杨陓”。古泽薮名。确址旧说不一,不可考。
引《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藪曰杨紆。”
郑玄注:“霍山在彘,阳紆所在未闻。”
孙诒让正义:“杨紆、杨陓、阳华、阳紆、阳盱声类并相近, 惠(惠士奇 )説以为一地,义似可通,惟所在地域则舛互殊甚…… 杨紆所在, 汉时已不可攷,故班郑并闕而不言,而旧説多强为傅合,悉无塙证,谨从盖闕,以竢知者。”
网络解释:
杨纡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楊
- 五笔SNRT
- 五行木
(1)(名)杨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
(2)(名)(Y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