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声
拼音:yǐ shēng
注音:一ˇ ㄕㄥ

倚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
指按谱填词。

引证解释:

⒈ 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

《新唐书·刘禹锡传》:“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餘篇。”
宋张耒《<贺方回乐府>序》:“予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絶一世。携一编示予,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

⒉ 指按谱填词。

清赵翼《赠张吟芗》诗:“倚声絶艺似珠圆,鏤月裁云过百篇。”
清张尔田《<词莂>序》:“倚声之学,导源晚唐,播而为五季,衍而为北宋,流波竞响,南渡极矣。”

国语词典:

填词。因为词的格律多根据前人的词谱范律而来,所以填词也称为「倚声」。

网络解释:

倚声

  •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DSK
    • 五行

    1.  靠着,倚靠。倚赖。倚傍。倚托。倚重。

    2.  仗恃:倚势。倚恃。倚仗。

    3.  偏,歪:不偏不倚。

    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