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之常
拼音:rén qíng zhī cháng
注音:ㄖㄣˊ ㄑ一ㄥˊ ㄓ ㄔㄤˊ
词性: 成语

人情之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引证解释:

⒈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明李贽《与弱侯书》:“夫当乐时,众人方以为乐,而至人独以为忧……此非反人情之常也。”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
茅盾《子夜》一二:“现在竹斋既然脱离益中,那边不肯放款,也是人情之常。”

国语词典:

一般情况下人的感情表现。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明.李贽〈与弱侯书〉:「夫当乐时,众人方以为乐,而至人独以为忧,……此非反人情之常也。」也作「人之常情」。

网络解释:

人情之常

  • 人情之常,读音rén qíng zhī cháng,汉语成语,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出自《应诏论体要》。
    • 1、所谓明知后事难知,而情不自禁,不期然而然的有此种种系恋,种种测度,亦人情之常,而常人所断不可免者至如贫道,定心于虚无之中,厕身于缥缈之境。
    • 2、我知道,连吃几个败仗,伤亡不小,而眼看着就要山穷水尽了,你们看不到活路,想要出去搏一搏,这是人情之常,我不怪你们。
    • 3、如果我们想到一个家,一个理想的家,对于一个人的关系如何,我们就会知道,爱家这件事,只是人情之常
    • 4、当然!虎落平阳被犬欺,原是人情之常,她正身处逆境。
    • 5、不过,一线生十分怕欧阳上智,这也是人情之常,硬要把他给逼出来帮助自己,素还真也觉得太残忍了些。 
    • 6、触景伤情乃人情之常,又何怪矣?

    字义分解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 拼音qíng
    • 注音ㄑㄧ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GEG
    • 五行

    (1)(名)感情:热~|无~|温~。

    (2)(名)情面:人~|讲~|托~|求~。

    (3)(名)爱情:~书|~话|谈~。

    (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

    (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H
    • 五行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