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不讲理
拼音:mán bù jiǎng lǐ
注音:ㄇㄢˊ ㄅㄨˋ ㄐ一ㄤˇ ㄌ一ˇ
词性: 成语

蛮不讲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蛮:粗野,不通情理。指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引证解释:

⒈ 蛮横,不讲道理。

鲁迅《彷徨·肥皂》:“谁知道那势利鬼不但不依,还蛮不讲理,说了许多可恶的废话。”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九:“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艾芜《纺车复活的时候》:“呵哟,你是野人哪,这样蛮不讲理!”

网络解释:

蛮不讲理

  • 蛮不讲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án bù jiǎng lǐ ,意思是野蛮得不讲道理,出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蛮不讲理的近反义词

    • 1、对这种蛮不讲理的人,你没有必要多费唇舌。
    • 2、你别蛮不讲理不!
    • 3、每次吵架,无论对错,都应该男人先认输。有时候女人的确是蛮不讲理的,她们不是要证明自己对,而是希望对方让着自己。。。疼女人的男人,就得忍得了气,低得了头。
    • 4、有时候女人的确是蛮不讲理的,他们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 
    • 5、谁知道那势利鬼不但不依,还蛮不讲理,说了许多可恶的废话。也作“蛮横无理”。
    • 6、对待这种蛮不讲理的人,就应该这样。

    字义分解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OJU
    • 五行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jiǎng
    • 注音ㄐㄧㄤ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FJH
    • 五行

    (1)(动)说(本义):~故事|他高兴得话都~不出来了。

    (2)(动)解释;说明:~书|这个字有几个~法|这本书是~气象的。

    (3)(动)商量;商议:~价儿。

    (4)(动)就某方面说;论:~技术他不如你;~干劲儿他比你足。

    (5)(动)讲求:~卫生|~团结|~速度。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