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夷
拼音:bù yí
注音:ㄅㄨˋ 一ˊ

不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悦。

复姓。

引证解释:

⒈ 不悦。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王逸注:“夷,悦也。”
晋陆机《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⒉ 复姓。 宋罗泌《路史》谓微子后有不夷氏。

国语词典:

不悦。

网络解释:

不夷

  • 不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yí,意思是(1).不悦。(2).复姓。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