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iǎn bīng |
注音: | ㄉ一ㄢˇ ㄅ一ㄥ |
点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点兵
(1) 指召集并检阅即将或准备出征的士兵
引证解释:
⒈ 征调丁壮。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唐杜甫《新安吏》诗:“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又籍陕西河东民为乡兵弓手,时天下久承平,忽闻点兵,民情惊扰。”
⒉ 检点兵马。
引《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丞相欢欲收兵更战,使张华原以簿歷营点兵。”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王賁点兵,折了万餘人。”
清李渔《奈何天·攒羊》:“难胡应,又不曾亲到沙场看点兵。”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余数定理是中国首创。据说大军事家韩信曾经用它来点兵。”
⒊ 比喻点名分派任务。
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潞安县中苏友好集体农庄的成长》:“这就克服了‘派工乱点兵,做活一窝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庄员的劳动积极性。”
国语词典:
军队召集兵士。
网络解释:
点兵
- 1、老师决定明天带多少人去种树苗,小兰说人多力量大,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那干脆全班都带上。
- 2、光棍复光棍,光棍当户织。今日光棍节,光棍大点兵,婚书十二卷,卷卷无你名。情侣乱扑朔,光棍眼迷离,挤在人流里,安辨孰单身?小光棍节,祝心情。
- 3、“万山朝王”有国际摄影沙龙圣地之誉,这里群峰突兀,尤如千军万马,面对群峰时有如站在司令台上点兵阅将。
-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5、征兵季节到,“沙场秋点兵”,将军吹响集结号:新兵、老兵、步兵、炮兵、伞兵、文艺兵、自愿兵、边防兵、水兵、民兵、人民子弟兵,统统来报到。祝福所有兵哥哥,军旅生活当兵,一。
- 6、昨夜见军帖,克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點
- 五笔HKOU
- 五行水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