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窠
拼音:fēng kē
注音:ㄈㄥ ㄎㄜ

蜂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蠭窠'。
即蜂巢。
比喻小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蠭窠”。

⒉ 即蜂巢。参见“蜂巢”。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第二物,家家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蠭窠也。”
宋范成大《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会令苍苔石,屐齿如蜂窠。”

⒊ 比喻小屋。

宋苏轼《赠葛苇》诗:“竹椽茆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网络解释:

蜂窠

  • 释名
  • 露蜂房、蜂肠、百穿、紫金沙。
  • 气味
  • 甘、平、有毒。
    • 1、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 2、是啊,国画、诗歌,当然还有书法与篆刻,就像一个蜂窠中几个毗邻的孔穴,相互渗透,互相补益,通才硕学往往能融汇贯通,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 3、懒慵慵的江西腊哟;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 4、用国家蜂蜜委员会的话说,“蜂蜜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厂'蜂窠制造的”。
    • 5、诸葛原不信,暗取燕卵、蜂窠、蜘蛛三物,分置三盒之中,令辂卜之。
    • 6、人群一下如炸了窝的蜂窠,乱作一团。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TDH
    • 五行

    (1)(名)昆虫;种类很多;有毒刺;能蜇人;常成群住在一起:~巢|~刺|~房|~蜡|~蜜|~群|~乳|~王|~窝|~箱|~王精|~窝煤。

    (2)(名)特指蜜蜂。

    (3)(动)比喻成群地:~起|~拥|~聚。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WJS
    • 五行

    (名)鸟兽住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