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衙
拼音:tuì yá
注音:ㄊㄨㄟˋ 一ㄚˊ

退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唐白居易《晚归早出》诗:“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是时天色傍晚,知县已是退衙。”
《荡寇志》第八三回:“﹝云天彪﹞正要退衙,只见辕门官禀道:‘ 沂州有一差官,説有机密事禀见相公。’”

网络解释:

退衙

  • 退衙是汉语词汇,
  • 读音为tuì yá,
  • 意思是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 字义分解

    • 拼音tuì
    • 注音ㄊ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退
    • 五笔VEPI
    • 五行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GKH
    • 五行

    (名)衙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