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然
拼音:tǎng rán
注音:ㄊㄤˇ ㄖㄢˊ

傥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怅然自失貌。
漠然,无思虑貌。
恍忽貌。
倘若。

引证解释:

⒈ 怅然自失貌。

《庄子·田子方》:“子方出, 文侯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顺子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⒉ 漠然,无思虑貌。

《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儻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⒊ 恍忽貌。

明张煌言《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还和汝,天梦儻然醒。”
清吴伟业《柳敬亭传》:“於是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⒋ 倘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气。”

⒌ 偶然;侥幸。

宋王安石《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国语词典:

失志的样子。

网络解释:

傥然

  • 傥然,有多种意思。有怅然自失貌,漠然、无思虑貌,恍忽貌,倘若,偶然、侥幸等意思。
  • 字义分解

    • 拼音tǎng
    • 注音ㄊㄤ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IPQ
    • 五行

    (1)同“”(tǎnɡ)。

    (2)〔倜傥〕(tì tǎnɡ)洒脱;不拘束。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