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丧
拼音:chú sāng
注音:ㄔㄨˊ ㄙㄤˋ

除丧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除服。

引证解释:

⒈ 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

《礼记·丧服小记》:“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祭不为除丧也。”
孙希旦集解:“期而除丧者,谓练而男子除首絰,妇人除要带,祥而总除衰杖也。”
《史记·吴太伯世家》:“王诸樊元年, 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高宗除丧,予以礼部郎入读祝。”

国语词典:

守孝期满,脱除丧服。

网络解释:

除丧

  • 除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ú sàng,指卑南族特有的一项祭仪。
    • 1、第七七四十九天,这是除丧的日子,俗称“七七”。
    • 2、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崩,子庄襄王立。
    • 3、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
    • 4、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
    • 5、根据精神医疗的传统,该手册曾经将丧亲之痛归入“排除丧亲之痛的条款”,警告医生勿将其诊断为重郁症。
    • 6、为君之父母妻子,君已除丧而后闻丧,则不税,盖以恩轻不能追服。 

    字义分解

    • 拼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WTY
    • 五行

    (1)(动)去掉:斩草~根。

    (2)(介)不算在内:~外。

    (3)(名)算术中用一个不是零的数把另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六~二。

    (4)(名)台阶:庭~。

    (5)(动)封建时代指任命官员。

    • 拼音sāng,sàng
    • 注音ㄙㄤ,ㄙ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UEU
    • 五行

    sāng

    1.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jià)。丧乱。治丧。吊丧。

    sàng

    1.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丧。沮丧。丧权辱国。丧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