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民
拼音: | péng mín |
注音: | ㄆㄥˊ ㄇ一ㄣˊ |
棚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清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
引证解释:
⒈ 指清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
引《清史稿·食货志一》:“棚民之称,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鑪煽铁,造纸制菇为业。”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陕西老林,惟棚民流寓,零散垦种。”
清冯桂芬《陈君若木家传》:“棚民帖然改行,汔於城陷,无一从贼者。”
网络解释:
棚民
字义分解
- 拼音péng
- 注音ㄆㄥˊ
- 笔划12
- 繁体棚
- 五笔SEEG
- 五行木
1.遮蔽太阳或风雨的设备,用竹木等搭架子,上面覆盖草席等:天~。凉~。在园子里搭一个~。
2.简陋的房屋:牲口~。工~。碾~。
3.天花板:顶~。糊~。
与棚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