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
拼音:jī lì
注音:ㄐ一 ㄌ一ˋ

肌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体力。

引证解释:

⒈ 犹体力。

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吟》:“密涂亘万里,寧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歷凉温。”

网络解释:

肌力

  • 肌力是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检查方法是嘱患者上下肢依次作各关节伸、屈运动,并光吸检查者所给的阻力,观察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并注意瘫痪部位。一般上肢作上臂的外展、内收、前臂伸屈、腕的伸屈、手指的外展、内收、握拳。下肢作屈髋、小腿伸屈,足跖及背屈等。在病情需要时,尚需对有关的每个肌肉进行分别检查。
    • 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肌力恢复快,有效率高,持匙进餐和扶杖行走明显优于对照组。
    • 2、锻炼手指、腕及前臂的肌力,促进手腕和前臂创伤的康复。
    • 3、下斜方肌之肌力则利用手持测力器进行测量。
    • 4、结果表明,米利酮对家兔正常和衰竭心脏都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且在这些剂量不改变心脏后负荷。
    • 5、很胖的人腰椎凹陷很深,那是因为腹肌力量不够,所以肚子挺出去、腰椎凹进去。
    • 6、康教老师把小沙袋挂在长木杠上,让壮壮反复举至头顶,以锻炼手臂肌力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EMN
    • 五行

    (名)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能收缩而引起器官的运动:二头~|~腱|~肤。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