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跄跄
拼音:diē diē qiàng qiàng
注音:ㄉ一ㄝ ㄉ一ㄝ ㄑ一ㄤˋ ㄑ一ㄤˋ
词性: 成语

跌跌跄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跌跌跄跄diēdie-qiàngqiàng

(1) 行走不稳的样子

dodder along

引证解释:

⒈ 行走不稳貌。

洪深《赵阎王》第四幕:“赵大跌跌跄跄奔入,扶着一段横木,便躺下来,在地上呻唤。”
陆文夫《小巷深处》:“徐文霞跌跌跄跄地,爬到山顶直喘气。”
万迪鹤《没有准备》:“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都走得跌跌跄跄,有气没力,不像个人。”
亦作“跌跌蹡蹡”。 《西游记》第五三回:“行者大怒,喝了一声,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跌跌蹡蹡,往后就走。”
《西游记》第八七回:“那些人猛抬头,看见模样,一个个骨软筋麻,跌跌蹡蹡。”

  • 1、说完,头脑还迷糊的熊大走着跌跌跄跄的步子回树洞去了。
  • 2、心烦意乱的张子墨跌跌跄跄地爬了起来,不用想这一定又是“神棍老爸”。
  • 3、回到房间之后的苏又晴将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并跌跌跄跄地来到了洗手间。
  • 4、一路跌跌跄跄,游目四顾,见到这是一处黑色的断崖。
  • 5、本该瘫坐在地上喝酒发泄的李晓红,此时竟跌跌跄跄的来到了阳台的边上,半个身子趴在了那里,摇摇晃晃的。
  • 6、深呼了一口气,艾莉斯跌跌跄跄的从床上爬下,汗水如流水一般快速莹润了发梢,随后划过脸颊滴落在地面的瓷砖上。

字义分解

  • 拼音diē
  • 注音ㄉㄧㄝ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RW
  • 五行

(1)(动)失足倒下;摔倒

(2)(动)(物体)落下:~价。

  • 拼音qiāng,qiàng
  • 注音ㄑㄧㄤ,ㄑ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WB
  • 五行

qiāng

1.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2. (蹌)

qiàng

1. 〔踉(liàng)跄〕见“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