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
拼音: | yìng wù |
注音: | 一ㄥˋ ㄨˋ |
应物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顺应事物。
犹言待人接物。
犹言待人接物。
引证解释:
⒈ 顺应事物。
引《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欧阳修《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⒉ 犹言待人接物。
引《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
《隋书·循吏传·刘旷》:“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孙柚《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姚鼐《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国语词典:
待人接物。
网络解释:
应物
- 1、以碳化钙和四氯化碳为碳源,反应物通过无机化学反应在密封高压釜中制备了纳米碳球。
- 2、与此同时,由于外门的供应物资非常有限,所以他们的衣服,多是缝缝补补,看起来多少有些狼狈的。
- 3、又如韦应物的《咏徐正字画青蝇》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 4、立了秋,凉飕飕。先别忙把扇儿丢。秋老虎余威仍在,防暑热不可轻心。立了秋,早晚凉。一场秋雨一场寒。顺天应物随缘适,早卧早起阴阳谐。
- 5、在北宋党争交织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苏轼沉浮无定的经历成为他应物思想形成的先决条件。
- 6、目前合成硒醚的方法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硒格氏试剂作反应物,直接与卤代物或烯烃反应制得一系列硒醚。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應
- 五笔YID
- 五行土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