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曲
拼音: | sú qǔ |
注音: | ㄙㄨˊ ㄑㄨˇ |
俗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俗曲
(1) 旧称民间的通俗歌曲。也叫“俚曲”
英
引证解释:
⒈ 通俗的歌曲。原出于民间,也有文人仿作者。 敦煌变文初发现时,亦曾称为俗曲。
引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三章二:“上文已说到敦煌所发现的民间俗曲及词调。此外尚有更重要的民间叙事歌曲及‘变文’。”
网络解释:
俗曲
- 1、从俗曲可以窥探到禅宗的世俗性特征与音乐性特征。
- 2、这传說开始于唐朝,后逐渐形成戏剧、白话小說和各式的通俗文学作品如宝卷、俗曲等。
- 3、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 4、陕北的俗曲小调很有地方特色。
- 5、生活是首歌:爱情是轻音乐,作是交响乐,奋斗是摇滚乐,应酬是流行乐,事业是进行曲,朋友是通俗曲!愿你写跳跃音符,谱写生活新篇章!
- 6、下半场的“德九”是家喻户晓的“大俗曲儿”,也最容易在人前“露怯”,尤其是在各个声部的首席承担的独奏部分。
字义分解
- 拼音sú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俗
- 五笔WWWK
- 五行金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与俗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