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师
拼音:wěi shī
注音:ㄨㄟˇ ㄕ

伪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 2.伪学之师。对朱熹的诬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吴夷凶侈,伪师畏逼,将乘讎衅,席捲南极。”
张铣注:“伪师畏逼,谓吴将步阐降晋,陆抗攻之甚急。”

⒉ 伪学之师。对朱熹的诬称。参见“伪学”。

宋樵川樵叟《庆元党禁》:“臣闻伪师在东南,则浙东之徒盛;在湖南,则湖南之徒盛。夜三鼓聚於一室,伪师身据高座,口出异言。”

网络解释:

伪师

  • 伪师,拼音wěi shī,出处《文选·潘岳》。
  • 字义分解

    • 拼音wěi
    • 注音ㄨㄟ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YLY
    • 五行

    (1)(形)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币|~令。

    (2)(形)不合法的:~造|~选。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GMH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