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规
拼音: | jiè guī |
注音: | ㄐ一ㄝˋ ㄍㄨㄟ |
戒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宗教内部禁止某些行为的条规。
引证解释:
⒈ 宗教内部禁止某些行为的条规。
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道安对佛经的整理译注,戒规的厘定,起过很大作用。”
网络解释:
戒规
- 1、所到之处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一些宗教戒规,否则可能会因小事而酿成大错。
- 2、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 3、同性恋以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是否违背了第三条戒规,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 4、清初之遁入空门者,非逃禅乃避薙发也,故于佛门戒规亦不尽谨持。
- 5、按照女城戒规,圣女生下女儿平安无事,如果生的是儿子,将会被放置于石臼之内,千捶为糜,阖族分食,才能赎她的罪。
- 6、明日不可,蛮虎你今天私斗犯下戒规,夫子令你在思过崖面壁三月,任何事情都要放在三月之后。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戒
- 五笔AAK
- 五行水
(1)(动)防备;警惕:~心|~备|~骄~躁。
(2)同“诫”。
(3)(动)戒除:~烟。
(4)(名)指禁止做的事情:酒~|杀~。
(5)(名)佛教戒律:受~。
(6)(名)戒指:钻~(镶钻石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