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台
拼音:liào wàng tái
注音:ㄌ一ㄠˇ ㄨㄤˋ ㄊㄞˊ

瞭望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望远的高台。供瞭望敌情、火警等用。

引证解释:

⒈ 望远的高台。供瞭望敌情、火警等用。

国语词典:

供眺望敌情或远景状况的高台。

如:「村中的瞭望台已废弃多年了。」

  • 1、站在畚箕山的瞭望台,可近距离看到马祖的南竿、北竿、高登三岛。
  • 2、民国二十四年,经当地人士提议,在鼓楼上方正中,建造了钢骨水泥正方形瞭望台及警钟台,并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既能报时,亦可报火警。 
  • 3、之后老王就得到一公里以外的的瞭望台上,拿着望远镜等待天鹅们落下来吃食,再一只一只的确认天鹅的数连这样的观察往往要持续四五个小时。
  • 4、围墙高超过一丈,四个角有瞭望台,上面有弓箭手日夜警戒。
  • 5、而在二月,迪拜塔关闭其瞭望台,据闻是因为电路问题。

字义分解

  • 拼音liǎo,liào
  • 注音ㄌㄧㄠˇ,ㄌㄧㄠˋ
  • 笔划17
  • 五笔HDUI

liǎo

1. 见“了”。

liào

1. 远远地望:瞭望。瞭哨。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