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汉
拼音:yán hàn
注音:一ㄢˊ ㄏㄢˋ

炎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传说上古炎帝为汉族祖先,因称中国或汉族为炎汉。

引证解释:

⒈ 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三国魏曹植《徙封雍邱王朝京师上疏》:“篤生我皇,奕世载聪……受禪炎汉,临君万邦。”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厥涂渐异。”
李周翰注:“汉火德,故称炎。”
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
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子真实吾祖,耿介仕炎汉。”

⒉ 传说上古炎帝为汉族祖先,因称中国或汉族为炎汉。

唐玄宗《封东光公主制》:“炎汉盛礼,蕃国是和。”
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伎女﹞常穿利屣,即等于现在之穿高跟皮鞋,可以俨然居炎汉 ‘摩登女郎’之列。”

国语词典:

因汉代以火德王,故称为「炎汉」。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OOU
  • 五行

(1)(形)极热(指天气):~热|~夏。

(2)(名)炎症:发~。

(3)(名)比喻权势:趋~附势。

(4)(名)指炎帝:~黄子孙。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