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族
拼音: | chì zú |
注音: | ㄔˋ ㄗㄨˊ |
赤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诛灭全族。
引证解释:
⒈ 诛灭全族。
引《汉书·扬雄传下》:“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颜师古注:“诛杀者必流血,故云赤族。”
唐杜甫《壮游》诗:“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明焦竑《焦氏笔乘·赤族》:“赤族,言尽杀无遗类也。 《汉书》注以为流血丹其族者,大谬。古人谓空尽无物曰赤,如‘赤地千里’,《南史》称‘其家赤贫’是也。”
清吴炎《中丞舌》诗:“愿为忠臣,身亡赤族寧足悲。”
国语词典:
灭族。
网络解释:
赤族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赤
- 五笔FOU
- 五行金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