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汗
拼音:chì hàn
注音:ㄔˋ ㄏㄢˋ

赤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赤汗马所流的赤色汗水。

引证解释:

⒈ 指赤汗马所流的赤色汗水。参见“赤汗马”。

《史记·乐书》:“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裴駰集解引应劭曰:“大宛马汗血霑濡也。”
唐杜甫《玉腕骝》诗:“驂驔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但见耳批双竹,鬃散五花……响篤篤翠蹄削玉,点滴滴赤汗流珠。”

网络解释:

赤汗

  • chì hàn ㄔㄧˋ ㄏㄢˋ
  • 赤汗
  • 指赤汗马所流的赤色汗水。《史记·乐书》:“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大宛 马汗血沾濡也。” 唐 杜甫 《玉腕骝》诗:“骖驔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但见耳批双竹,鬃散五花……响笃笃翠蹄削玉,点滴滴赤汗流珠。”参见“ 赤汗马 ”。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OU
    • 五行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 拼音hàn,hán
    • 注音ㄏㄢˋ,ㄏ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H
    • 五行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hán

    1. 〔可(kè)汗〕见“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