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幢
拼音: | qīng zhuàng |
注音: | ㄑ一ㄥ ㄓㄨㄤˋ |
青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2.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引证解释:
⒈ 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引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紫綬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
⒉ 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引唐韩愈《楸树》诗:“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网络解释:
青幢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青
- 五笔GEF
- 五行金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chuáng,zhuàng
- 注音ㄔㄨㄤˊ,ㄓㄨㄤˋ
- 笔划15
- 繁体幢
- 五笔MHUF
- 五行金
chuáng
1.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 〔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zhuàng1. 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