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ù tǐ ér wēi |
注音: | ㄐㄨˋ ㄊ一ˇ ㄦˊ ㄨㄟ |
词性: | 形容词 |
具体而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具体而微
亦雁荡具体而微。——宋·沈括《梦溪笔谈》
引证解释:
⒈ 总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引《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閔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赵岐注:“体者,四肢股肱也……具体者,四肢皆具。微,小也。”
朱熹集注:“具体而微,谓有其全体,但未广大耳。”
唐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臺榭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江陵书生》:“东垣下有小瓦堂室一所,高尺许,具体而微。询其州人,曰:‘此息壤也。’”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等到她生了下来,竟是个具体而微的母亲!”
亦省作“具体”。 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拟古》:“拟古之诗难於尽似, 江文通杂体三十首,便是颜渊具体, 叔敖復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盖杂剧即传奇具体,但短局未舒耳。”
国语词典:
事物的总体内容大多具备了,只是形体或规模较小而已。
网络解释:
具体而微
- 1、我们需要的就是那种能够体而微表达思想的人来帮助我们。
- 2、这种题不用写的这么复杂,只要你体而微的表达一下就行了。
- 3、我们要学习雷锋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4、这篇文章体而微的表达出了我们想要得到的所有信息。
- 5、这个模型是该城市的缩影,体而微,一目了然。
- 6、我相信你的体而微将是你今后成功的保障。
字义分解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具
- 五笔HWU
- 五行木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具体而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