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橛之戏
拼音: | shéng jué zhī xì |
注音: | ㄕㄥˊ ㄐㄩㄝˊ ㄓ ㄒ一ˋ |
绳橛之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博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博戏。
引唐李淖《秦中岁时记》:“寒食节,内僕司车与诸军使为绳橛之戏。”
《类说》卷一引《秦京杂记》:“寒食节,内僕司车与诸军使为绳橛之戏。合车辙道两头打大橛,张绳橛上,高二尺许,须紧榜定,驾车盘转,碾轮於绳上,过不失者,胜;落轮绳下者,输。皆装饰车牛赌物,动以千计。”
网络解释:
绳橛之戏
字义分解
- 拼音shéng
- 注音ㄕㄥˊ
- 笔划11
- 繁体繩
- 五笔XKJN
- 五行金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绳橛之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