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
拼音: | tíng wǔ |
注音: | ㄊ一ㄥˊ ㄨˇ |
亭午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亭午
(1) 正午;中午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正午。
引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
宋苏轼《上巳出游随所见作句》诗:“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清龚自珍《尊隐》:“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新步,曇而雨,亭午乃至。”
国语词典:
正午、中午。《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待至亭午,始渐燥。」也作「庭午」。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亭午
- 1、亭午,上犹未食,有老父献麦,帝令饭,始得食。
- 2、这日,亭午时分,昏沉的乌云愈压愈重,阴沉广袤的穹隆上阴霾滚动,凛冽的喊风发着刺耳的尖啸,游荡在扬州城中大街小岗。
-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4、其时日中亭午,泼墨似的黑色便显得分外诡异。
- 5、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 6、恰值亭午时分,朝中众臣皆不知晓。
字义分解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亭
- 五笔YPSJ
- 五行火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