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派
拼音:zōng pài
注音:ㄗㄨㄥ ㄆㄞˋ
词性: 名词

宗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宗派zōngpài

(1) 文艺、学术、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派别

faction;sect

(2) 宗教的支派

sect

引证解释:

⒈ 泛称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

南朝梁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餘徽。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宣和遗事》后集:“或日,有中贵人坐庭上,与番相对坐,引帝至庭下语曰:‘北国皇帝欲立赵氏为后,称是荆王女, 吴王孙女,未知宗派实跡,遣我来问,汝可具图上。’”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那廝道朝中臣宰,则俺杨家也不是民间宗派。”

⒉ 借称后代。

明柯丹邱《荆钗记·哭鞋》:“儿,你不念我年华高迈,不念我形衰力败,不念我无人养老,不念我絶宗派。”

⒊ 政治、学术、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不同派别。

宋王十朋《读东坡诗》诗:“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周繇》:“言诗亦然。宗派或殊,风义必合。”
《西游记》第十四回:“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程山门人尚有傅与、李萼林、邵濬明,亦篤学力行,不愧宗派。”
李详《论桐城派》:“古云师法,无所谓宗派者,有之自宋吕居仁《江西宗派图》始;然‘一祖三宗’之説, 山谷、后山、简斋,尚在人口,其下则蔑如也。”

⒋ 谓以为宗;效法,学习。

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惟高青邱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

⒌ 今指为不正当目的结成的小集团。

孙犁《婚姻》:“为了分买拆炮楼的砖瓦,东西两头,结成宗派,尖锐地对立起来。”

国语词典:

泛称宗教、政治、学术或宗族等方面的派别。

词语翻译

英语
sect
德语
Clique (S)​, Konfession (S)​, Sekte (S)​
法语
dénomination religieuse

网络解释:

宗派

  • 宗派:佛法含义
  • 宗派:词语概念
  • 宗派 (词语概念)

  • 宗派,泛称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 见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馀徽。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 宗派的近反义词

    • 1、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 2、双方采取了剃度,并上升到高级别在各自的佛教宗派
    • 3、日莲宗认为,佛陀教义的精华包含在妙法莲华经内,其他的佛教宗派都是不正确的。
    • 4、行天宗就是许多大宗派的命运写照,看似强大,实则内部问题积重难返。
    • 5、依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
    • 6、这乱七八糟的结局,特别是伊拉克军队的失败,对于伊拉克国家主义对什叶派宗派主义的长期斗争而言不是一个兆头。

    字义分解

    • 拼音zōng
    • 注音ㄗ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FIU
    • 五行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

    • 拼音pài
    • 注音ㄆ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REY
    • 五行

    1.  水的支流: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派系。派别。派性。党派。

    3.  作风,风度:正派。气派。派势。派头。

    4.  分配,指定:派赴。派驻。派遣。委派。

    5.  指摘:派不是。

    6.  量词(①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②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