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鳞
拼音:wǔ lín
注音:ㄨˇ ㄌ一ㄣˊ

忤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逆鳞。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引证解释:

⒈ 犹逆鳞。谓直言犯上。

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晋书·慕容皝载记》:“王宪、刘明,忠臣也,愿宥忤鳞之愆,收其药石之效。”

网络解释:

忤鳞

  • 忤鳞,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逆鳞。谓直言犯上。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NTFH
    • 五行

    (动)不顺从;不和睦。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QGOH
    • 五行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