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ái zhǐ hēi zì |
注音: | ㄅㄞˊ ㄓˇ ㄏㄟ ㄗˋ |
词性: | 成语 |
白纸黑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白纸上留下了黑的字。比喻徒具形式。
引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能有効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瞿秋白《鞘声十二》:“宪法是白纸黑字,一无用处!--请看曹锟已经上了总统台,三五天内乱七八糟的便可以将宪法通过了。”
吴晗《论纪念“五四”》:“新‘五四’运动是人权保障运动,文字法令已经使我们失尽了信心,今后不论再有若干的白纸黑字,不过是徒供作呕的秽物而已。”
⒉ 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
引赵树理《“锻炼锻炼”》:“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你还昧得了?”
孙犁《秀露集·通讯六要》:“因为这究竟不同说话,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
国语词典:
白纸写上黑字。常用以比喻证据确凿,不容怀疑。
如:「你签名的借据,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怎么又说你没欠他钱?」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白纸黑字 (成语)
- 1、睁眼看看,白纸黑字,你还想抵赖!
- 2、我是照他来信办的,我手头还留着这封信,白纸黑字,是有据可查的。
- 3、你看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任何辩解都是无用的。
- 4、白纸黑字,你还想抵赖吗?
- 5、这件事你不承认不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是赖不掉的。
- 6、这是法规,白纸黑字,你看清楚!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紙
- 五笔XQAN
- 五行金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hēi
- 注音ㄏㄟ
- 笔划12
- 繁体黑
- 五笔LFOU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