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势
拼音:tuō shì

讬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乘势。2.依托的位势。 3.依仗权势。

引证解释:

犹乘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虽復陆贾籍甚, 张释傅会, 杜钦文辨, 楼护脣舌,頡頏万乘之阶,抵嘘公卿之席,并顺风以託势,莫能逆波而泝洄矣。”

依托的位势。

宋汪应辰《平江府谢到任表》:“伏念臣託势至孤,抗尘滋久。”

依仗权势。

唐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迨林甫秉政,内挟邪以固宠,外託势以立威。” 明陆深《燕闲录》:“今每命将,託势讲行者无限,有将帅之任者,宜以此为法可也。”

网络解释:

讬势

  • 讬势,拼音tuō shì ,注音ㄊㄨㄛ ㄕㄧˋ,意为犹乘势,
  •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TAN

    1.同“

    2.~。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VYL
    • 五行

    (1)(名)势力:权~。

    (2)(名)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如破竹。

    (3)(名)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

    (4)(名)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局~。

    (5)(名)姿态:手~。

    (6)(名)雄性生殖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