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
拼音:dī zhōu dì yī
注音:ㄉ一 ㄓㄡ ㄉ一ˋ 一

氐州第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词牌名。又称《熙州摘遍》。双调﹐一○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或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三一。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称《熙州摘遍》。双调,一〇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或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三一。

网络解释:

氐州第一

  • 氐州第一,词牌名,又名“熙州摘遍”,调始见于周邦彦词。《词谱》以《氐州第一·波落寒汀》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氐州第一·闲倚江楼》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dī,dǐ
    • 注音ㄉㄧ,ㄉ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AYI
    • 五行

    1. 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 根本。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TYH
      • 五行

      (1)(名)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县|苏~|广~。

      (2)(名)指自治州:朝鲜族自治~。

      • 拼音
      • 注音ㄉ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XHT
      • 五行

      (1)(名)次序:次~。

      (2)(名)表词序的词头:~二。

      (3)(名)科举时代称考中叫及第;没有考中的叫落第。

      (4)(名)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

      (5)(连)但是。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