苲草
拼音:zhǎ cǎo
注音:ㄓㄚˇ ㄘㄠˇ

苲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苲草zhǎcǎo

(1) 指金鱼藻等在水中生长的植物

waterweed

引证解释:

⒈ 谓金鱼藻等水生植物。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二章二:“水流冲击着嫩绿色的苲草,翻上倒下,时沉时浮,苲草上落了一只蜻蜓,身随苲草浮沉。”

网络解释:

苲草

  • 苲(zhǎ)草,即莋草,金鱼藻类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黑苲,狐尾藻(俗称红根苲草)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zuó,zhǎ
    • 注音ㄗㄨㄛˊ,ㄓ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THF

    zuó

    1. 古同“莋”。

    zhǎ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即莋草、金鱼藻等水生植物。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