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高
拼音:bó gāo
注音:ㄅㄛˊ ㄍㄠ

伯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春秋时贤士。 2.汉龙述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贤士。 《礼记·檀弓上》:“伯高之丧, 孔氏之使者未至。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

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於伯高。’”
郑玄注:“伯高死时在衞,未闻何国人。”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伯高死於衞,赴於孔子。”

⒉ 汉龙述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効之……効伯高不得,犹为谨勑之士,所谓刻鵠不成尚类鶩者也。”

网络解释:

伯高

伯高,古代医家名。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G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