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丁
拼音: | dōng dīng |
注音: | ㄉㄨㄥ ㄉ一ㄥ |
词性: | 拟声词 |
东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象声词。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
引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丁东直到今。’”
宋吴文英《风入松·寿梅壑》词:“湘波山色青天外,红香荡、玉佩东丁。”
《花月痕》第五二回:“万点秋光上画屏,隔花环佩响东丁。”
国语词典:
状声词:(1) 形容佩玉相击的声音。宋.吴文英〈风入松.一帆江上暮潮平〉词:「湘波山色青天外,红香荡、玉佩东丁。」(2) 形容泉水滴落的声音。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東
- 五笔AII
- 五行木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