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事
拼音: | cè shì |
注音: | ㄘㄜˋ ㄕˋ |
策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一种游艺活动。参加者共同以某一事物为中心﹐叙说有关典实﹐比赛谁知道得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游艺活动。参加者共同以某一事物为中心,叙说有关典实,比赛谁知道得多。
引《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唐卢言《卢氏杂说·沉约》:“梁武帝多策事,因有贡径寸栗者,帝与沉约策栗事,帝得十餘事, 约得九事。”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六代文人之学,有徵事,有策事……策者暗举所知,令人射覆,中者为优,如沉约得三, 刘显失一之类是也。 齐梁之交,此风特盛,亦犹晋之清言。”
网络解释:
策事
字义分解
- 拼音cè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策
- 五笔TGMI
- 五行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
与策事相关的词语